本報訊 (記者王燦群)9月26日,記者從廈門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廈門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創歷史新高,達85.97,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廣東和江蘇,首次進入“中等競爭力”等級。
專家表示,質量競爭力指數,主要用于反映區域制造業在質量方面競爭能力的經濟技術指標,它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區域經濟發展的質量。在質量競爭成為國家、區域和企業競爭焦點的今天,質量競爭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城市競爭力的強弱。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測評發揮著地方經濟與產業質量的“度量尺”、“聽診器”和“風向標”作用。
2007年,廈門作為全國13個試點省(直轄市或計劃單列市)開展質量競爭力指數測評地方試點工作。廈門市質監局聯合廈門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廈門調查隊開始逐年對廈門市制造業的質量競爭優勢、改進空間和發展趨勢進行定量評價與比較研究,并提出質量政策建議。
經過5年的測評,廈門市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測評工作逐步實現經常化和制度化,成為確定區域或行業的質量投入規模和方向的決策依據,成為廈門市評價和監控質量績效的重要工具。2010年廈門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對外發布2009年廈門市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