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質檢總局直屬檢驗檢疫機構在退貨調查和國外通報調查中發現兩起出口服裝輔料安全項目不合格案例。其中一起為出口美國的女嬰棉針織毛衫,因紐扣的總鉛含量超過美國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規定被退運。經調查,該批服裝所用紐扣的原料是不飽和聚酯樹脂,本身不含鉛,但為使扣子達到珍珠光澤的效果,在生產紐扣的過程中加入了少量的珠光漿(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鉛),導致紐扣的總鉛含量超標。另一批出口歐盟的兒童尼龍夾克,由于在灰色縫紉線中發現69.9ppm的四氨基偶氮苯遭通報。生產企業對服裝面料進行檢測后即投入生產,而對產品所用縫紉線未做要求,最終因賠償導致破產。
上述案例反映出歐美等國對服裝質量安全關注的新動向,即不僅關注成品主要原料(如面料等)的質量,也關注服裝產品的輔料(如紐扣、縫紉線等其他輔料)的質量安全。我國部分生產企業由于忽視服裝輔料的質量安全,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為此,南通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醒廣大出口服裝企業應牢固樹立企業“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加強風險評估,增強對原輔料質量的重視;進一步完善質量控制體系,嚴格控制原輔料的采購渠道,建立合格供應商管理制度和動態評估制度,切實抓好對原輔料的安全質量管理;嚴格按照輸入國要求組織生產出口,并有效提升企業自檢自測能力,做好相關安全項目的檢測,從技術層面上為原輔料質量把關,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從而有效規避風險。(戴新蘭 吳畏)
戴新蘭 吳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