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服務 強化監管
——陜西局推進水果出口持續快速發展綜述
□張學斌
陜西地處西北內陸,全省土地面積20.56萬平方公里、轄107個縣市,其中48個縣市為海拔800~1200米的黃土高原地帶,氣候干旱半干旱,常年日照充足,被農業專家譽為世界蘋果優生區。水果種植業被陜西省委省政府確立為富民強省的優勢特色產業,近年來得到重點扶持和發展。目前,全省水果種植達到1625萬畝,產量1238.5萬噸。其中蘋果種植面積902萬畝,產量856萬噸,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為支持西部大開發,繁榮農村經濟,擴大陜西果品出口,2003年5月,國家質檢總局與陜西省政府簽署了《關于促進陜西水果、果汁出口的合作備忘錄》。備忘錄簽署以來,陜西檢驗檢疫局在國家質檢總局的領導下,在各相關司局的指導和幫助下,把落實《合作備忘錄》作為服務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支持陜西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工作和重要抓手,以促進陜西水果出口為主要目標,堅持不懈抓源頭質量,全力以赴促果品出口,不斷深化合作內容,全面擴大落實效果,有效促進了陜西果業又好又快發展。2010年,陜西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監管出口水果達到60.2萬噸、貨值3.53億美元,重量比2002年的1.2萬噸增長50多倍,出口水果品種擴大到12種,出口水果解禁國家達到8個。隨后陜西水果出口一直保持穩步增長態勢。目前,陜西水果出口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以邊貿為主、國際高端市場為方向的出口格局。
抓源頭,積極指導企業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出口原料基地
出口水果及濃縮果汁質量監管的重點在源頭,工作的薄弱點也在源頭。積極指導企業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出口水果基地,完善質量監管措施。目前,陜西全省已注冊備案出口水果加工廠91個、出口果園634個,總面積86萬畝。陜西檢驗檢疫局組織編寫了《無公害水果生產與出口檢驗檢疫》、《主要貿易國水果檢驗檢疫法規》、《注冊果園病蟲檢測作業指導書》等資料,在水果主要出口基地開展病蟲害監測和農殘普查,開展良好農業規范認證試點和推廣工作,指導縣、鄉政府建立有機生態果園,使陜西水果出口有了源頭保障。建立出口水果質量監管體系,依照檢驗檢疫法規和進口國植物檢疫的要求,對出口水果采取分類風險管理,加強對出口注冊果園和加工廠的監管,建立出口水果溯源體系和不合格產品的召回制度,形成出口水果從果園管理到采摘、加工、包裝、儲藏、運輸等環節的質量管理鏈條,確保陜西出口水果的質量安全。
打基礎,不斷完善出口企業質量監管體系
幾年來,陜西檢驗檢疫局通過培訓、指導,幫助出口果汁企業建立健全出口食品質量安全體系,30家果汁加工企業全部取得了HACCP體系官方認證,其中,23家企業取得了美國FDA的認證資格。全省57家注冊水果加工企業普遍建立符合出口標準的采摘、加工、貯存、運輸等生產流程,確保每個環節的質量安全,一些出口龍頭企業還建立起出口產品可追溯體系,通過每一箱水果的編碼可以查到來自哪個產區、哪個注冊果園。支持企業建立內部實驗室,通過技術交流和業務培訓等形式,培養企業實驗室檢測人員和質量管理人員,完善企業內部質量監管體系,做到風險自控。建立信息平臺,幫助企業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國內外標準,要求企業在報檢前先自檢合格,出口產品首先符合進口國的國家標準,其次按照合同要求進行檢測。
充分發揮電子監管作用,在果汁企業和重點水果加工企業推進電子視頻監管,對原料果收購、篩選、加工等重點環節實施電子監控,方便對企業生產過程實施動態監管,提高監管效能。同時,與出口企業簽署《質量承諾書》,明確企業是產品質量第一責任人,保證整個生產環節規范操作和質量安全。建立出口果品風險分析機制,實行“企業分類+檢測項目風險分級+過程檢驗+HACCP體系驗證”為主的監督管理模式,加強原料質量控制,把好原料入廠關,確保產品質量。
促合作,建立以地方政府為主導的質量監管機制
依靠和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質量監管工作機制。陜西檢驗檢疫局根據政府、進出口企業以及檢驗檢疫各自的職責,充分發揮“兩個作用一個職能”,即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在確保產品質量中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企業作為產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主體作用和檢驗檢疫的依法監管職能,同時重視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重視新聞媒體的宣傳作用,形成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政府、企業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充分發揮各級果業主管部門和遍布基層鄉鎮的行業協會的網絡作用,對在監管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各類信息,及時通報給當地政府和果業主管部門,由他們加強對鮮果采摘、包裝、運輸等環節的監管和指導,企業在各級果業主管部門的支持下,采取“公司+基地+標準化”的模式,做好原料基地建設,確保原料進廠前符合標準,保證出口果品的質量安全。
攻科研,解決果品出口技術難題
圍繞促進果品出口,開展科研攻關活動,不斷解決果品出口中遇到的各種技術難題,努力為企業擴大出口提供技術保障。幾年來,陜西檢驗檢疫局開展了以推動果品出口為內容的一系列科研攻關活動,先后編寫并翻譯了近百萬字的陜西水果出口解禁資料和風險評估報告,由國家質檢總局分別提供給有關國家作為考核評估依據,派員參加了中國與美國、澳大利亞、秘魯、墨西哥等國植物檢疫的雙邊談判,推動了上述國家對陜西水果出口的解禁工作。充分利用好“蘋果檢疫”和“果蔬汁檢測”兩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科研活動。陜西檢驗檢疫局依靠技術中心的力量,在最短時間內研發出樣品前處理簡便,具有高精密度和準確度,適用于批量操作的棒曲霉素檢測方法,使檢測時間由過去的3天縮短到1天,大大方便了企業。攻克了《濃縮蘋果汁中耐熱耐酸菌檢測方法》、《進出口果汁中鉛、鎘、砷、汞測定》、《進出口果汁中有機酸的測定》、《食品中農藥殘留三唑錫的測定》、《蘋果汁及脫色蘋果汁(果糖)中摻入梨汁的鑒定方法》等檢測方法,不斷解決濃縮蘋果汁出口中遇到的各種難題。針對美國是陜西濃縮蘋果汁的主要出口市場,占出口總量的50%,積極應對美國發布《果蔬汁HACCP體系法規—2ICFRT》,幫助陜西果汁加工企業實施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全面通過HACCP體系官方認證,使陜西的濃縮蘋果汁獲得了進入美國市場的通行證。
《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