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召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文化建設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建設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巴東縣質監局自覺推動質監文化大發展,結合工作實際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質監文化建設活動。
質監文化建設與創先爭優活動相結合。巴東縣質監局充分認識到創先爭優活動是質監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在全局黨員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來推動質監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巴東縣質監局先后在全局黨員中開展“先鋒模范崗”、“結對幫扶”和“一對一”服務企業發展等活動,不斷提高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增強黨員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自律意識、表率意識。創先爭優活動極大地激勵了全局黨員的活力,尤其是帶動了年輕黨員的積極性,積極引導和鼓勵全體干部職工向優秀黨員看齊,向模范崗位看齊,形成人人爭先進、個個創優秀的良好氛圍。巴東縣質監局質監文化建設在創先爭優活動推動下展現出新的活力。
質監文化建設與“治庸問責”活動相結合。開展治庸問責工作,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需要,是提升干部隊伍思想素質的需要,更是促進質監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必要手段。巴東縣質監局召開治庸問責工作大會,發文成立治庸問責工作小組,小組成員每天采取定崗檢查和隨機檢查的方式對全體干部職工上班情況進行監督。堅持治庸問責工作從小事抓起,扎實開展“五個嚴禁”工作(嚴禁無故遲到早退和不參加單位集體活動;嚴禁在辦公場所進餐或吃零食;嚴禁工作時間上網炒股、打牌、下棋、網購、玩游戲;嚴禁串門閑聊、嬉鬧;嚴禁辦理其他與工作無關的事項),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問題,當面批評教育,嚴肅辦公紀律。治庸問責活動自開展以來,小部分干部職工隊伍中存在的業績平庸、思想懶散、工作懶惰、紀律松散等問題得到有效整治,干部職工隊伍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治庸問責活動的開展不僅推進質監文化建設,更是質監文化建設的有效動力和載體。
質監文化建設與廉政文化建設相結合。質監系統廉政文化建設以培育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想信念為宗旨,以倡導廉潔奉公、弘揚清風正氣為主要內容,以增強黨的執政能力為目的,廉政文化是質監文化的靈魂所在。巴東縣質監局積極引導教育廣大干部職工倡廉潔、知榮辱、樹新風,定期組織開展“閱讀、厚德、正行”主題讀書活動;觀看廉政教育片,加強對黨員干部的警示教育。為進一步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巴東縣質監局采用規章制度進行強制性約束,比如: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設,加強監督制度建設,加強預防制度建設,加強懲治制度建設;在工作生活中發現問題,嚴格按照規章進行懲罰。巴東縣質監局在嚴格的廉政教育與規章制度約束之下,從來沒有出現吃拿卡要、貪污腐敗、違紀違規、觸犯法律等行為,在老百姓心中樹立了良好的質監形象。
質監文化建設與提升工作執行力相結合。質監文化是質監部門工作作風、精神面貌、人際關系的重要體現,巴東縣質監局黨組明確要求質監文化必須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巴東縣質監局通過每月集中開展一次業務教育培訓的方式,提升廣大干部職工日常工作能力;同時,大力開展業務演練活動,從科學技術、法律法規、現代管理、專業技能、人文修養等多方面提高隊伍素質,提高辦事效率;巴東縣質監局在質監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廣大職工的要求,廣泛征求職工意見,以尊重人、關心人、激勵人、依靠人、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引導。巴東縣質監局通過文化建設幫助廣大職工確立正確的心態和價值取向,充分調動不同層次、不同崗位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質監人的良好精神風貌。
實踐表明,質監文化就像一根紐帶,把干部職工個人的價值體現和事業的追求緊緊聯系在一起;質監文化建設的有效開展,使質監工作氛圍生動活潑,精神生活豐富多彩,道德情操健康向上,隊伍素質明顯提升,部門形象社會認可,質監社會價值實現最大化。(朱小玲)
朱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