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至24日,短短的一周時間里,南通檢驗檢疫局檢驗鑒定人員連續查獲3船進口銅礦短少案件。3船銅精礦全部來自秘魯,總貨值8566.5萬美元,分別短重155.2噸、199噸和136.3噸,短少金額高達92.1萬美元。
今年以來,南通口岸進口銅精礦巨量短重現象頻發,給國內收貨方帶來巨大困擾。據統計,截至11月24日,南通檢驗檢疫局共檢驗進口銅精礦92船次,其中短重的多達19船次,累計短少2353.2噸,短少貨值達518.7萬美元。
銅精礦是南通口岸進口的大宗貨物中貨值最高的貨種之一,南通國檢一直很重視銅精礦的重量鑒定。在工作中,嚴格執法、細致服務,為我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挽回了巨額損失。南通國檢局有關人士認為,進口銅精礦短少的主因:一是國外發貨人和中間商裝運時惡意短裝,借此牟取暴利。二是承運船舶的船況較差,不適合進行水尺計重。三是外方發貨人在裝貨過程中,未委派專業檢驗員實施嚴格細致的水尺計重,提單數據完全參照傳送帶上的流量計數據,導致貨物實際重量與提單數據出現巨大誤差。
南通國檢在此提醒國內收貨人,一要加強裝船前的檢驗監督,必要時應自行申請相關檢驗機構前往裝貨港進行監裝。二要盡量租用圖表資料齊全、船況較好的船舶,以保證貨物重量檢驗的準確性。三是及時做好財產保全措施,一旦發生重大短少即申請對船舶進行監管,在索賠過程中占據主動。(聶嚴陽 冀一東)
聶嚴陽 冀一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