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對質量安全風險防范在前?鎮江檢驗檢疫局用行動做出回答。該局緊緊圍繞“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12字方針,主動作為,前移監管防線,通過抓宣傳指導、抓有效監管、抓質量建設、抓快速處置筑起一道堅固的質量安全風險防范保護墻。
抓宣傳指導 讓企業感知風險
“要是早聽了這樣的宣傳輔導,我就不會犯下設備漏檢的過錯了。”這是報檢員小王聽了鎮江檢驗檢疫局舉辦的法律法規和典型案例分析點評輔導報告后發出的感慨。原來,具有高學歷的小王由于對進口設備檢驗法規和業務流程不太了解,造成他所在公司從其它口岸進口成套設備漏檢而受到處罰。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市場,針對一些企業及從業人員對檢驗檢疫法規,特別是國際市場新動向新規定新要求新風險不了解、不知道的情況,鎮江檢驗檢疫局建立大宣傳機制,加強宣傳引導,讓企業感知風險。
該局定期為外經貿部門、外貿進出口公司、外貿代理、進出口企業負責人、相關業務人員舉辦培訓班,向他們宣講檢驗檢疫政策法規、進出口設備檢驗工作流程、發出風險警示預等情況,增強防范意識。2011年,共舉辦各類宣講培訓班8期,培訓人員近千人(次)。與此同時,利用現代通訊手段加強宣傳引導,與相關部門和企業開通手機短信、建立QQ群、開設微博、搭建政務信息平臺,及時為政府相關部門、進出口企業和業務人員傳遞信息,第一時間讓企業明確國內外技術法規和標準,做好應對質量安全風險準備。
抓有效監管 用質量抵御風險
“加大對采購產品監管力度,提高采購產品檢測驗收能力,建立完善的供方管理制度并嚴格實施,明確歸口管理采購產品驗收部門職責,添置檢測設備,提高對采購原輔材料的質量管理水平,降低貿易風險。”這是句容一家企業出口到美國的一款自行車因輪胎出現輕微漏氣積壓在沃爾瑪倉庫,企業主動辦理退運返修時,鎮江檢驗檢疫局給予企業的質量監管建議。
該局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法規優勢,認真履行職責,從嚴監管,嚴密監管,科學監管,加大對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特別是一些高風險高敏感性產品的監管力度,不斷提升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指導企業用質量抵御風險。
有中國橋架之鄉美稱的揚中市,對外援助產品項目近60個。鎮江檢驗檢疫局樹立“援外無小事”的責任意識,加強援外產品質量監管。幫助企業分析影響質量的關鍵控制點,指導企業控制產品質量,將檢驗監管和質量把關貫穿生產全過程,防患于未然,建立援外產品檢驗監管責任制,局領導、相關科室和檢驗人員實施分級責任管理,明確責任。認真落實產地檢驗和口岸查驗制度,選派責任心強的技術骨干實施對外援助物資的檢驗工作,實施全程監管。多次發現并妥善解決援外產品質量問題,將質量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
今年,該局多次發現不合格進口產品。退運一批衛生、健康項目不合格的進口舊醫療器械。發現進口高壓滅菌鍋存在嚴重的設計缺陷和安全質量隱患,國家質檢總局專門發布風險警示通報,停止該產品銷售。
抓質量建設 用管理消除風險
“打鐵需要自身硬。抓質量,降風險,要從自身做起。廉政安全、質量安全兩手抓,兩手硬,用有效的管理消除風險。”這是上任不久的鎮江檢驗檢驗局局長祝林在業務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求。
該局堅持把廉政風險和質量風險降到最低。嚴格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大對重點敏感崗位和關鍵環節的監督力度。將監督觸角向外延伸,向社會聘請行風監督員,增強監督有效性。建立風險評估工作機制。各業務部門結合執法職能對執法過程建立風險信息監測、識別、分析、評估和處置機制,及時、準確識別和處置潛在的重大風險,避免產生區域性、行業性的質量事故。把風險評估作為決策的前提,把風險評估結果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
創新健全執法監督機制,強化業務協調管理職能,實施“綜合業務職能部門+專業歸口部門+首席負責人”的“三位一體”執法督查。制定綜合執法督查計劃,對全局性重點業務活動開展、全局性新業務或業務模式改革運行情況實施有效監督。把法律授權及本局職能,通過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準確識別、逐級分解落實到局、部門、崗位、執法人員,讓每個檢驗檢疫人員明確執法職責、目標、依據、程序,建立了“上崗必有責、責任到環節,有過必追究”的內部質量監督機制。
抓應急處置 用能力戰勝風險
鎮江口岸擁有270公里長江岸線。針對日益復雜的口岸檢疫形勢,鎮江檢驗檢疫局未雨綢繆,不斷加強口岸突發事件應急能力的提升。對鎮江口岸極可能發生的異常情況進行前瞻性地預策和預防,收集相關信息,及時開展預防核輻射、口岸突發事件等應急演練,提升人員戰勝風險能力。
主動協調,主動聯合,與當地衛生、農業、環保、公安、反恐、口岸查驗以及港務等部門建立健全合作應急機制,有效、及時處置口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修訂完善口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50多項。強化信息化建設,全面開展船舶、集裝箱、貨物電子申報。在所有開放碼頭單位、外輪服務單位、外輪代理單位、港口醫院、鎮江市傳染病醫院、鎮江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江蘇大學設立傳染病監測點,形成了傳染性疾病動態監測網絡。
先后成功快速處置外籍船長猝死事件,快速應對禽流感肆虐下的死鳥事件,多次截獲紅火蟻、松材線蟲、美國白蛾等有害生物。2011年3月,日本發生地震造成核電站核泄漏事故后,積極組織人員進行專業檢測技術培訓,加強對來自日本入境人員、船舶、集裝箱、貨物的放射性監測。4月6日,對來自日本的“硫磺希望”輪甲板檢測發現放射性異常,并迅速妥善處制,關鍵時刻發揮檢驗檢疫職能作用,得到鎮江市政府領導的批示贊揚。2011年6月,口岸檢疫人員又在中儲糧采購的100萬噸美國進口玉米中截獲有害生物西部莧,開全國首次截獲先河,確保農業生產和環境安全,國家質檢總局向全國發出警示通報。(李干榮)
李干榮